新闻热点

文:新商界 发布时间: 2023-09-11 点击量:356

9月9日,荣松老师为国学1班同学讲授《黄帝内经》。


《黄帝内经》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,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“阴阳五行学说”、“脉象学说”、“藏象学说”、“经络学说”、“病因学说”、“病机学说”、“病症”、“诊法”、“论治”及“养生学”、“运气学”等学说。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、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。《黄帝内经》奠定了人体生理、病理、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,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,被称为医之始祖。



本课程重点介绍《黄帝内经》中阴阳五行体质、阴阳二十五人类型、望诊和脉诊的基本原理,掌握通过望诊、脉诊辨别健康和失常的方法,以及辨证施治的基本原理。让同学们在企业管理之余,关注自身健康,拥抱美好生活。


中医辨证施治

中医诊治的核心就是辨证论治,又称为辨证施治,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,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,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。


中医诊治就是辨证施治的过程。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:八纲辨证、气血津液辨证、脏腑辨证、六经辨证、卫气营血辨证、三焦辨证、经络辨证等等。其中八纲辨证是辨证施治的总纲。八纲为阴阳,里表,寒热,虚实。治疗方法有:导引、推拿、砭石、微针、灸芮、汤药。


诊病方法

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,审清浊而知部分;视喘息,听音声,而知所苦;观权衡规矩,而知病所主;按尺寸,观浮沉滑涩,而知病所生。以治无过,以诊则不失矣。——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



二十八脉

阳:浮数实滑长洪濡 散疾弦芤革促动

阴:沉迟虚涩短微细 紧缓弱伏牢代结

浮脉类: 浮洪濡散芤革,取轻,外感病所致

沉脉类: 沉伏牢弱,取重,内病所致

数脉类: 数疾促动 

迟脉类: 迟缓结涩

实脉类: 实紧滑弦长

虚脉类: 虚细微代短


人体内的信息是非常微妙的,三天的课程,荣松老师以黄帝内经为主线,给同学们上了一堂非常精彩、实用的中医诊脉与养生课程。


荣松老师在课堂上现场为同学们现场诊断和治疗,使同学们感受到中医的神奇,也使同学们明白了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,学会敬畏生命、认知生命、珍惜生命、呵护生命、把握生命、回馈生命。


article-defaul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