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热点

文:新商界 发布时间: 2023-04-04 点击量:381

4月1日-4月2日,谢玉雄老师为MTP8班同学讲授《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》、《部属培育与工作指导》两门课程。


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流砥柱,需要承接上级的经营目标,同时要向下开展管理活动。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们会遇到诸多难题。比如说如何拆解上级的目标,并制定计划予以实现;如何安排以及管理下级的工作,实现计划落地;如何培养下属,完成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等。


谢玉雄老师的《目标管理与计划落实》、《部属培育与工作指导》两门课程从企业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入手,为中层管理者们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思路、方法与工具。



一个好目标的两个维度——结果和路径


作为引题,谢玉雄老师介绍了目标管理的演进与发展,从1957年道格拉斯·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+Y理论,到国内任正非提出PBC。我们能够发现,随着时代的发展,目标管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。


通过对任正非管理观点的理解,可以知道一个好的目标要有两个维度,分别是“结果”和“路径”。



如何制定、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?


谢玉雄老师分析、讲解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型(业务领先模型),战略规划框架,分享了公司战略目标制定的工具:平衡记分卡、BSC战略目标地图。


通过分析工具,中层管理者可以清晰理解战略目标的组成、分解战略目标,评估各个目标的价值。从而更好地制定计划。



他把完整的战略目标比作一个完整的人。不同的战略目标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小目标,就好比身体的不同部位由若干器官组成。


来到课堂实践环节,谢老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公司情况制定一份目标,其中包含“KPI关键词”以及“目标值”。同学们展开讨论,完成制作后由小组代表上台讲解。


目标设定的6大问题


在点评了同学们的“课堂练习”后,谢老师提出了制定目标时容易遇到的6个问题,提醒同学们不要走入误区。


此外,谢老师还讲了“如何根据KPI指标的五大来源制定KPI”、“考核指标权重的分配”、“指标计算公式”、“考评方法和周期”等考核管理方面的内容。



你的行动和成功,基于两种衡量指标


方向目标是滞后性指标,它告诉你是否完成了目标,侧重在方向,通常由上级领导提出,例如:完成主营收入15亿元。


行动目标是引领性指标,教会你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,侧重在行动,通常由你自己把握和实施。


弄清楚了上述两点,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些目标设置得非常具体、漂亮,但却不能完成;为什么员工抗拒滞后性指标,而更容易接受引领性目标。



锁定引领性目标才是确保目标最终能否完成的关键。


部属培育的十条方法和建议


部属培育的目的是让员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、获得成长机会、提高整体工作效率、确保工作品质、降低经营成本、避免安全事故、改善人际关系。由此可以完善企业的人才建设。


以下是十条方法和建议:

①取得员工的合作与承诺,是一个很重要的辅导前提;应该明白“鸭不喝水,按不低头”的道理

②辅导要跟员工的工作目标、实施的项目结合,鼓励员工主动要求辅导

③辅导要按“日程表”有计划地推动,并且要建立“辅导员”制度,并且对辅导员考核

④辅导不能只是定时定点,要随时、随地、随人、随事地教育,而且人人有责

⑤对员工绩效考核时,说出你对他的期望,或者他的差距在哪里,要有一个量化的距离或者标准

⑥辅导手册必须注明重点掌握的内容、建议方法、衡量标准、参考资料等,并且与时俱进修订内容

⑦将“行为规范”拍成视频——对所有言行举止、礼仪要求、做事态度、生活教养等都作一一说明,并要求员工遵守,甚至内化成习惯

⑧辅导结束,员工要制定辅导后的行动计划,明确目标、步骤、结果;领导不忘查证“随时紧盯”   

⑨辅导要跟直属领导的奖金挂钩、跟晋升挂钩、跟绩效挂钩

⑩主管新旧交班时,应有一些任期交叠的时间,并且留下备忘录


工作中快速进步的方法



工作中需要用到两种知识,一种是显性知识,它能以书面文字、图表和数学公式等符号形式加以表示。它是确定的、明确的、唯一的。


另一种是隐性知识,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,隐性知识属于个人,来源于自我体验与思考。


在工作中比拼的就是隐性知识的挖掘能力和学习能力。因此我们可以:


①阅读文献时注重别人对研究过程和分析过程的描述

②抱有分享的心态,分享也是成长的过程

③合理学会与导师打交道

④学会辨别什么是无害知识

⑤学会屏蔽无用信息


结语


谢玉雄老师的课堂内容丰富,金句频出,需要同学们在课后一边实践,一边领悟。学以致用,是MTP中层管理培训的最终目的。学海无涯,愿同学们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提升方向。


article-default